章草集字古诗
最佳答案:
《章草集字古诗》是一本以章草书体集字的古诗字帖,由徐方震和郑方敏编著,上海书画出版社于2005年出版。章草是早期的草书形式,起源于秦汉年间,由草写的隶书演变而成,是“今草”的前身。
主要内容
- 编辑推荐: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,学习方法多样化,“集字字帖”在书法学习中作用显著。这类字帖能展现不同书体和书家风貌,让学习者短时间内体验临摹和创作的乐趣,因此深受书法爱好者和教师欢迎。上海书画出版社继出版以楷、隶书体为主的《中国古诗集字字帖》第一辑后,又推出了包括行、草、魏碑、汉简等书体的“集字古诗”第二辑共八种。
- 目录:包括各种书法形制,如中堂、斗方、条幅、横幅、折扇、团扇等,以及众多集字古诗,如王之涣的《登鹳雀楼》、王维的《相思》和《绝句》、孟浩然的《宿建德江》、虞世南的《咏蝉》、韦应物的《沣上对月,寄孔谏议》、贾岛的《寻隐者不遇》、卢纶的《塞下曲》、杜甫的《武侯庙》、太上隐者的《答人》、皇甫曾的《送王司直》、杜牧的《江楼》、张祜的《宫词》和《题孟处士宅》、王涯的《春游曲(其一)》、张文姬的《沙上鹭》、道源的《早梅》、杨继盛的《就义诗》等,涵盖了从唐代到清代的众多诗人作品。
特点
- 注重对原碑帖风貌或书家风格的气质把握,在碑版翻成墨迹、点画边缘修整、部首间架拼组等细节方面力求妥帖自然,恰到好处。
- 对每副对联的体势呼应、章法布局等也尽可能做到统一中有变化,为读者提供更多、更好的学书参考。
该书适合书法爱好者、专业院校学生以及广大书法爱好者临摹学习,是一本内容较佳的书法学习临摹范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