甘肃临夏介绍(甘肃临夏怎么样啊,经济、人文等等方面介绍..)

本文目录:

甘肃临夏介绍

甘肃临夏介绍

 最佳答案:

      甘肃临夏即临夏回族自治州。

      - 地理概况:位于黄河上游、甘肃省中部西南面,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,北邻兰州、东邻定西,西邻青海省,南与甘南藏族自治州毗邻,总面积8169平方千米。州内地形复杂,河谷纵横,丘陵起伏,海拔在1563米~4585米之间,平均海拔2000米。属温带大陆性气候,东北部属冷温带半干旱气候,西南部属冷温带半湿润气候,西南部山区高寒阴湿,东北部干旱,河谷川塬区温和。

      - 历史文化: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,早在1.5万年前就有先民居住生活,自秦汉以来就设县、置州、建郡,古称枹罕,后改称河州。是马家窑文化的核心区域,齐家文化的发现和命名地,被誉为“中国彩陶之乡”。拥有世界文化遗产炳灵寺石窟,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“花儿”,还有莲花山花儿会、临夏砖雕等11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。

      - 自然景观:自然遗存丰厚,有距今1.2亿年至1.44亿年前的炳灵石林丹霞地貌,刘家峡恐龙足印化石群是种类最富集、保存最完好的恐龙足迹,和政古动物化石群占据“十项世界之最”,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被确认为“世界上铲齿象头骨化石最多的博物馆”。有太子山、莲花山、积石山等山脉,太子山被誉为“中国西部的自然博物馆”。刘家峡水库被誉为“高原明珠”,是西北最大的人工湖。

      - 民族构成:是全国两个回族自治州和甘肃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,有汉、回、东乡、保安、撒拉等42个民族,东乡族和保安族是以临夏为主要聚居区的甘肃特有少数民族。

      - 经济发展:2023年,全州地区生产总值439.7亿元、同比增长6.5%。以文化旅游产业为首位产业,以食用菌、中药材、蔬菜等种植业及临夏美食为特色产业,以农业、工业为基础产业,以生物医药、电子信息等为新兴产业高速发展。

      - 交通位置:自古以来就是古丝绸之路南道要冲、唐蕃古道重镇、茶马古道枢纽,是明代著名的四大茶马司之一,享有“西部旱码头”“河湟雄镇”、陇上八州之首等美誉。处于兰西城市群重要节点,全境属兰州1小时核心经济圈,3小时经济圈可覆盖甘青川大部地区。

甘肃临夏怎么样啊,经济、人文等等方面介绍一下

1. 临夏历史悠久,是远古人类生息繁衍地之一。五千年前就有先民居住生活,两千年前秦汉王朝就设县、置州、建郡,古称抱罕,后改导河、河州,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,古丝绸之路南道之要冲,唐番古道之重镇,茶马互市之中心,是明代著名的四大茶马司之一,有“河湟雄镇”之称。1949年8月22日临夏解放,1956年11月19日成立临夏回族自治州,实行民族区域自治。
2. 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黄河上游,甘肃省中部西南面,东临洮河与定西地区相望,西倚巍峨雄壮的积石山与青海省毗邻,南靠奇峻翠秀的太子山与甘南藏族自治州搭界,北濒湟水与兰州市接壤,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。总面积8169平方公里。州内山谷多,平地少,地势西南高,东北低,由西南向东北递降,呈倾斜盆地状态,平均海拔2000米。自治州大部分地区属温带半干旱气候,西南部山区高寒阴湿,东北部干旱,河谷平川温和。
3. 临夏回族自治州现辖临夏市、临夏县、和政县、康乐县、广河县、永靖县和东乡族自治县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一市七县。中华儿女的母亲河——黄河横贯南北。在8169平方公里的秀美山川,生活着回族、汉族、东乡族、保安族、撒拉族、土族、藏族等22个民族190多万各族人民。其中,东乡族、保安族是以临夏为主聚居地的全国独有少数民族。
4. 临夏是远古时期古生物繁衍栖息的乐园,境内自然遗存十分丰富。出土于黄河之滨太极湖畔,形成于1亿7千万年前的永靖恐龙足印化石群,蜚声中外,其规模之大、种类之多、遗存之完整、清晰度之高,均属世界之最;在巍巍太子山下发现的距今1000多万年至200万年的和政哺乳动物化石群,雄居欧亚,世界罕见,有极高的科研、珍藏、展览价值,占据六项世界之最的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现藏各类化石6000多件。
5. 临夏是古黄河文化发祥地和远古人类生息繁衍地之一,这块沃土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古文化遗存。以“马家窑”文化为代表的各类文化遗址星罗棋布,“半山文化”、“齐家文化”因最早在这里发现而命名。这里是中国新石器文化遗存最集中、考古发掘最多的地区之一。现珍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被郭沫若先生命名“彩陶宏敬王”的国宝就出土于临夏。
6. 临夏是中国花儿两大体系——河州花儿和洮岷花儿的发源地,“花儿”文化经久不衰。“花儿”是流行甘肃、青海、宁夏、新疆等广大地区的一种民歌,是当地各民族中广为流行的口头文学形式。河州“花儿”曲令之多,位列世界山歌之最。在临夏,你可以听到最地道的“花儿”。无论是田间地头,还是山间小道,处处飘荡着“花儿”美妙的旋律。每年一度的松鸣岩“花儿会”、莲花山“花儿会”,歌手云集,人潮涌动,一片“花儿”的海洋。2003年,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考察后正式命名临夏州为“中国花儿之乡”,康乐县、和政县分别为“中国花儿保护基地”和“中国花儿传承基地”。

版权声明: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,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Li20230712@gmail.com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
合作:Li20230712@gmail.com